近年來,合肥市瑤海區針對基層黨員教育存在的陣地分散、師資薄弱、學用脫節等問題,構建了陣地、師資、活動“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推動基層黨員教育提質增效,為基層黨組織注入持續動能。
“陣地為基”打破資源壁壘,夯實黨員教育“硬支撐”。著力構建立體化的黨員教育陣地體系,通過加大投入新建一批、國有資產調劑一批、整合資源提升一批、共建共享協調一批等方式,構建“1+13+N”三級陣地體系。區級黨員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家門口”的紅色資源,與雷鋒文化館、裕豐花市紅色商圈、“小個專”黨建示范街等共同形成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連廊”,集“黨建成果展示、黨性教育示范、文藝骨干培育、社會治理創新、黨建人才培育、服務資源共享”六大平臺于一體,充分發揮基地鑄魂育人的重要作用。13個鎮街黨員教育陣地按照能容納50人同時參訓的標準進行打造,配備黨旗、黨校校訓、入黨誓詞等上墻內容,完善閱讀室、遠教屏、多媒體、音響等基礎設施,確保設施齊全、功能完善,能夠滿足各類黨員教育培訓需求。各單位以“小而精”為標準,開發“清廉主題游園”“熠旗學吧”“鄰聚禮”“勞模工作室”等N個特色現場教學點,并將合肥東部新中心規劃展示館、青年創意田園、長江180藝術街區等地標串聯起來,形成基層黨員教育培訓特色研學路線,豐富黨員教育形態。
“師課為橋”貫通供需鏈條,激活黨員教育“軟實力”。著力破解黨員教育“供給側”與“需求端”的結構性矛盾,實施“師課共建”機制,通過共育師資、共同研學、共建課程的形式,促進師資與課程質量雙提升。通過基層黨組織推薦、區委組織部定向邀約等方式,從轄區內優秀黨組織書記、業務骨干、治理能手等先進人物中遴選潛力師資,依托紅旗社區“熠旗學吧”、恒通社區“薪火黨課創研室”等,定期組織專題輔導、座談交流、頭腦風暴、聽課磨課等活動,集體培育黨員教育先鋒師資、開發黨員教育本土課程、創作拍攝黨員教育電視片,做到“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邊開發黨員教育資源、邊播種育人初心”。截至目前,已培育金牌先鋒講師10人,開發《左鄰右舍 鄰里情深》《一個郝阿姨、一群好阿姨》等特色案例課程10門。建立教學反饋制度,根據評議結果動態優化師資結構、調整課程內容,推動“師課”一體融合共進。今年以來,《寫給未來的你》《我的師傅是“社牛”》《社區“合伙人”》等共5部作品被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課件庫采用。
“實踐為鑰”解鎖基層治理,提升黨員教育“轉化率”。著力將黨員教育的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用活動,創設個性化、多樣化、品牌化的學用載體,提升黨員的實踐能力和服務水平。實施“四季輪訓”計劃,分“尖兵勁旅”春訓、“淬火鍛鋼”夏訓、“鑄魂提能”秋訓、“知行合一”冬訓四個周期靶向施訓,有計劃地安排黨員參與小區治理、信訪接待、“三大行動”等工作,通過戰訓結合激發黨員干事創業熱情,為基層解決老舊電梯維護、機動車停車位增設等急難愁盼問題530余件。開展“榜樣講黨課”活動,邀請退休老黨員、先進模范、群眾身邊榜樣人物等走進小區、工地、驛站等生產生活一線,活用群眾語言、身邊“教材”,讓黨員找到共鳴、產生共情。組織“行走瑤海、服務群眾”實踐活動,成立“永久牌”老黨員、“火車頭”黨員突擊隊等黨員志愿服務隊伍230支,開展“有愛無礙”“青治力”“一束光”等“定制化”志愿服務活動逾萬場次,切實將黨員教育學習成果轉化成為民服務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