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新站高新區磨店社區黨委緊扣黨員教育工作要求,針對轄區黨員結構多元、教育形式單一等現狀,堅持精準定位需求、精確匹配資源、深化學用轉化,切實提升黨員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吸引力。
實施分類教育,精準畫像定位需求。始終把黨的政治教育擺在首位,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健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常態會學習機制。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持續深化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抓實黨員經常性教育。堅持因人而異、按需實教,針對不同群體黨員特點定制教育菜單。面向新黨員和機關黨員,側重入黨初心、黨的基本知識等教育,邀請省、市黨校老師開展專題解讀6次。對非公企業黨員和青年黨員,突出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培育,打造“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立體化實訓體系,開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題培訓,邀請新華社記者開展輿情應急處置演練,并通過“B站網紅黨課”“短視頻微課”等新媒體形式開展并推送學習資料10期。面向老年黨員開展“送學上門”服務,紅色小管家與其結對幫扶,確保理論學習“不掉隊”。組織普通黨員集體觀看紅色影視作品,今年以來累計組織2000余人次觀影,讓培訓內容與黨員需求同頻共振。
精準匹配資源,創新形式多元培訓。堅持陣地、師資、內容“三位一體”建強黨員教育保障體系,讓黨員教育既有深度又有溫度。建強“家門口”教育陣地,依托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會議室等基礎設施資源打造黨員培訓基地。升級職工書屋為“青年黨員成長驛站”,配備《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書籍150冊,并定期舉辦“黌門讀書會”。建強專業化師資隊伍,整合26所院校100多名專家學者組建宣講團,因地制宜打造“黌門講堂”,聚焦黨員共性需求和個性差異,精心設置法律法規、心理健康、傳統文化、創新創業等7大板塊27門課程,實現“菜單式”選課、“訂單式”授課。豐富教育內容供給,深化“黨課開講啦”與“學習身邊榜樣”活動融合,按照“小切口、大格局、正能量、易傳播”原則,深入挖掘基層治理、親鄰友善等一線“身邊好人”先進事跡,拍攝《銀發丹心暖社區》等6部精品黨員教育片,讓黨員教育“聽得懂、坐得住、有觸動”。創新“線上+線下”模式,依托黨員教育基地、紅色教育陣地開展現場教學,借助線上學習平臺推送個性化學習內容,實現優質資源精準配送,滿足黨員多樣化學習需求。
推動學用轉化,深化實踐鍛煉。堅持把實踐作為檢驗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將培訓課堂延伸到基層一線、工作現場,引導黨員在項目攻堅、城市提質、民生增溫、安全護航、改革突破等實踐場景中錘煉本領、擔當作為。重點在民生服務中踐行初心,開展“窗簾之約”關愛行動,組織黨員與獨居老人結對,通過“每日敲門+微信打卡”落實健康監測。常態化開展“小區黨支部書記+物業項目經理”接待日活動,建立小區治理意見臺賬,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實打實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在基層治理中勇挑重擔,推行“吹哨報到”治理機制,組建“黨員先鋒隊”,推動黨員下沉網格一線,積極參與基層治理、環境衛生整治、政策宣傳、法律咨詢等志愿服務。今年以來,機關黨員、居民志愿者累計開展衛生死角及道路雜物清理專項行動87次,整治共享單車亂停放問題2300余次,讓黨員在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中彰顯先鋒本色,切實把黨員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社區發展、服務轄區群眾的生動實踐。(孫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