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瑤海區和平路街道華業社區黨委針對大通路11號、13號零星樓棟無人管理、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推動小區居民自治,通過“宣傳+動員+參與”多維模式,推動零星樓棟居民自治管理落地生根,實現老舊小區從“無人管”到“自主治”的蝶變。
敲門入戶聽心聲,架起黨群“連心橋”。堅持“面對面溝通、心貼心服務”,全面摸清居民訴求,社區組建由黨員干部、網格員、志愿者構成的“敲門行動”小組2支,對大通路11號、13號樓棟開展全覆蓋走訪,逐戶了解居民對環境衛生、設施維護、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耐心講解自治管理的優勢與實施路徑。針對白天上班的居民,采取“錯峰入戶”“電話溝通”等方式,確保意見征集“不漏一戶”。走訪過程中,工作人員重點收集居民對自治管理的疑慮與建議,累計收集關于公共樓道電費收繳、停車棚僵尸車停放等方面意見11條,針對居民提出的問題通過面對面溝通,解釋清楚,消除疑慮,為后續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黨群議事聚合力,共繪自治“同心圓”。社區充分發揮黨群議事會平臺作用,圍繞零星樓棟衛生費收取標準、收取方式等議題,召開專題議事會4場,提前在每個單元門口、小區出入口張貼議事會相關事宜,吸引黨員、居民代表等50余人次參與,議事會上針對垃圾清理費收取標準、公共區域管理、矛盾糾紛調解等難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針對居民對公共電費有疑問,社區還邀請電力公司工作人員,現場答疑解惑,獲得居民一致認可,會上商議組建“小區自治先鋒隊”“自治監督小組”等隊伍3支,負責后續具體工作開展。
挖掘培育領頭人,點燃自治“新引擎”。社區注重從黨員、退休干部、熱心居民中挖掘“自治領頭人”,通過“個人自薦+居民推薦”方式,選拔出5名責任心強、群眾威望高的居民擔任自治管理骨干。小區熱心居民馮阿姨主要承擔小區公共電費繳納,在她的帶動下,目前已有多名居民加入自治隊伍,實現老舊小區從“無人管”到“人人管”的蝶變。在群眾的熱心參與下,曾經臟亂差的樓道變得干凈整潔,破損黑漆漆的樓棟變得明亮了,鄰里之間互幫互助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