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高新區長寧中心黨委通過組織建設、資源融合和作用發揮三方面協同推進,進一步建立健全黨組織統一領導、各類組織積極協同、居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基層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聚焦組織建設,提升黨建引領“向心力”。建立“中心黨委—社區黨組織—小區(片區)黨組織—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聯動體系,成立小區(片區)黨組織14個,樓棟黨小組74個,設立黨員中心戶101個,將黨的組織延伸到小區樓棟,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依托合肥高新區基層治理融合平臺,將基層黨組織、政法、公安、民政、信訪等10多個部門的數據融合和資源整合成“一張網”,形成“訴求在網格發現、問題在網格解決、服務在網格提升”的基層治理工作格局。通過“網格吹哨、部門報到”,駐肥高校大學生兼任社區黨組織書記助理、團組織副書記等工作機制,積極引導在職黨員、退休老黨員和高校大學生等各方力量參與網格治理,配備108名專職網格員、203名兼職網格員,強化“紅色網格”治理力量。
聚焦資源融合,提升基層治理“凝聚力”。完善“大黨委”機制,吸納片區民警、非公企業和物業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等兼任中心及社區黨組織委員,搭建“寧”說我辦、“南”事好商量等協商議事平臺,邀請中心及社區兼職委員、居民和黨員代表等參加,實現難題共議共解。聯合科大訊飛、科大國創等35家企業成立“寧聚力”商圈黨建聯盟,協調解決轄區企業政策輔導、人才服務、項目申報、活動聯誼等需求,先后舉辦黨建賦能培訓、銀企對接、職工運動會等活動20余場,超5000人次參加,在提升黨建工作水平、服務經濟發展等方面形成合力。聯合安徽中醫藥大學等38家單位建設“寧聚里”社區治理共同體,打造“寧”新聚力等10個共建項目,開展名醫進社區等服務28次。設立“幸福寧家”街道級社會公益專項基金,募集47家非公企業愛心捐款,開展困難群眾幫扶等活動34場。
聚焦作用發揮,提升為民服務“戰斗力”。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推進黨群中心親民化改造,將辦公面積縮減80%,探索“陣地換服務”,零租金引進少兒培訓、餐飲機構,釋放3000余平方米為民服務空間,設立法律服務、婚姻調解特色服務窗口,接待群眾來訪咨詢760人次。成立“張云書記”工作室、“兩代表一委員”工作站、公益與法律援助服務站,開展矛盾調解36次。推行黨建積分制管理,激發黨員參與環境改善、鄰里互助等服務的積極性。依托微創投項目,整合轄區社會組織、社區“能人”等力量,培育志愿者682人,引導居民參與自治。聚焦老年人“行動難”、殘疾人“跑腿難”等問題,推出“寧心救助”項目,服務800人次。針對樓宇企業員工工作特點,推出“午(晚)間一小時”服務,開設音樂、舞蹈、手工等課程72次,吸引1200人次參與;針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在社區食堂推出“寧新”專屬套餐,并根據其工作特點開展錯峰延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