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瑤海區方廟街道聚焦基層治理重點難點,以打造陣地、激活隊伍、抓實項目為工作開展導向,持續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基層治理水平穩步提升,為轄區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建強“微陣地”,打造基層治理“橋頭堡”。錨定陣地建設體系化目標,精準對接各社區區位稟賦、服務輻射半徑、覆蓋人群結構等實際需求,深度盤活物業辦公用房、小區架空層、閑置空間等存量資源,打造建成28個黨群服務中心(站),實現轄區54個小區、5個專業市場、2個重點樓宇服務全覆蓋。每個陣地均標配應急藥箱、便民雨傘等暖心設施,統一規范外觀形象標識、基礎功能配置、上墻制度規范,全面提升黨群服務陣地的辨識度與標準化水平。緊扣“黨建+政務+惠民+文化”四大服務維度,科學劃分紅色教育、便民咨詢、協商議事、文體活動、休閑閱讀五大核心功能板塊,配套打造讀書角、政策咨詢臺、服務代辦窗口、物業經理接待站、“好好說”矛盾調解室、黨員活動陣地等特色空間,構建“一站式”綜合服務矩陣。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辦結基礎事務、參與文化活動,真正把黨群服務陣地建成“小事輕松辦、服務不缺位”的基層治理前沿陣地。
激活“微團隊”,鍛造基層治理“主力軍”。緊扣“建強主體、管好運行、用足優勢”的實踐邏輯,讓基層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挖掘熱心群眾、新就業群體、黨員志愿者等,組建“同心萬綠義警隊”“民生快遞團”“580(我幫您)”“三管一長”等基層服務微團隊8支,結合紅色小管家考核、三會一課等契機,定期組織微團隊人員開展交流分享、答疑解惑、評選表彰等活動。充分依托街道黨員“四季輪訓”機制,針對性進行理論輔導、業務培訓、技能比武,今年以來參與學習30余人,切實提升服務能力。把“微團隊”納入網格治理體系,推動“隊伍嵌入網格、服務直達居民”,組織微團隊成員參加網格巡查巡訪、問題反饋督辦等工作。2025年在治理實踐中,街道社區兩級協同,動員微團隊參與各項基層治理100余人次,排查飛線充電、樓道堆積物等安全隱患問題20余個,解決老舊小區電梯更換、充電樁安裝等居民需求40余件,轄區內整體環境、安全水平和民生滿意均顯著提升。
抓實“微項目”,擦亮基層治理“閃光點”。以黨群服務站為依托,挖掘70余名小區能人組建志愿服務隊伍,聯動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培育“健康小屋”“益路童行”“磨刀助鄰里”“紅扳手?幫鄰修”等特色志愿服務項目10個,精準覆蓋健康關懷、助困幫扶、便民維修等多種需求,通過服務日歷開展關懷慰問、圓夢微心愿等紓難解困活動30場,覆蓋困難兒童、高齡老人等200余人,常態化組織磨剪戧刀、健康義診等“家門口”服務100余場,惠及超4000人次。同時,推進黨群服務陣地親民化改造,增設舞蹈室、乒乓室等功能空間,支持組建夢想合唱團、時裝模特隊等文體組織,打造“睦鄰香格大舞臺”“我們的節日”等6個文化活動項目,開展自主文體活動70余場、黨群活動200余場,吸引超萬人參與。兩類“微項目” 共同推動基層服務從“普惠供給”向“精準對接”、文化活動從“單一供給”向“多元定制”升級,成為基層治理的鮮活亮點。(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