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廬陽區亳州路街道緊扣新時代基層治理要求,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堅持重陣地、強組織、優服務,持續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治理新圖景。
聚焦陣地建設,筑牢黨群服務“紅色堡壘”。緊扣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目標,對1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7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1個樓宇黨群服務中心、31個小區黨群服務站等活動場所全面開展規范提升,構建全域覆蓋、開放融合、集約高效的“小區黨群服務圈”。創新盤活小區閑置空間資源,通過改造物業閑置用房、公共配套空間等,因地制宜搭建“關書記工作室”“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廳、政協“同心”委員工作室等議事平臺,逐步形成以小區業主、小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等多方參與的議事機制。召開聯席議事會20余次,集中協商解決環境衛生、設施維護、鄰里矛盾等治理難題,切實提升居民自治意識與社區公管效能,實現服務陣地從“有形覆蓋”向“功能賦能”提質升級。
完善組織架構,鍛造基層治理“紅色先鋒”。聚焦組織體系優化升級,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三級聯動架構,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向基層末梢延伸,全覆蓋推動黨支部建在小區、建在樓棟,共組建小區(片區)黨組織51個。堅持選育結合配強“頭雁”,嚴格選拔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的黨支部書記,并廣泛吸納支部兩委、紅色網格員、離退休干部等黨員骨干力量,擇優遴選紅色小管家47名,下沉小區開展政策宣傳、需求收集、便民代辦等精準服務,架起黨群“連心橋”。依托“三亮一做”將組織架構、成員名單、職責分工、聯系方式等在小區公示欄、出入口、微信群等進行公示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此外,凝聚多元力量壯大治理隊伍,統籌轄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在職黨員、社區熱心公益事業老黨員等組建的18支黨員志愿服務隊、先鋒隊,主動參與到矛盾調解、文明創建、困難幫扶、防洪防汛等基層治理行動中,切實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深化服務供給,繪就民生幸福“紅色畫卷”。堅持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深化“紅色物業”提質行動,推動51個小區(片區)黨組織與物業公司、業委會、物管委“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全方位提升服務質效。各基層黨委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開門一件事”等為民辦實事活動,聚焦“一老一小”、居住環境等群眾關切,解決老舊小區改造、老年助餐、環境治理、非機動車棚改造等民生問題30余件。通過強化基層治理,推動執法下沉,街社聯合城管、住建、公安、消防等單位力量,快速響應、高效處置小區內違規亂建、車輛亂放等問題70余件。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確保隱患排查到位并閉環整改到位,實現安全“零事故”,切實以“安心指數”提升居民“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