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臥牛山街道堅持黨建引領,聚焦老舊小區治理難題,通過凝聚“微力量”、做優“微服務”、用好“微宣傳”、推進“微改造”,推動老舊小區實現從“無人管”到“有人干”的嶄新蛻變,極大增強了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凝聚“微力量”,變“獨角戲”為“大合唱”。堅持黨建凝聚治理力量,街道黨工委牽頭領辦居民服務,挖掘小區內的老黨員、老干部等內生資源,聘請123名退休黨員樓棟長、紅色小管家,將威望高、情況熟優勢轉化為應答快、處置優的治理效能。構建“社區黨員+網格員+紅色小管家”志愿服務體系,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專項行動,深入居民家中、樓棟一線,收集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維護、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意見訴求24條。創新設立“流動說事議事會”,把議事現場搬到問題一線,組織訴求當事人、居民代表、物業單位共同協商,年內累計解決各類訴求21件。
做優“微服務”,變“煩心事”為“暖心事”。圍繞老舊小區老年人口較多的現狀,推出“銀齡護航”服務項目,組織“紅色小管家”每月“敲門問候”,動態掌握轄區87戶60歲以上高齡老人、獨居老人、重病老人等基本信息,提供居家體檢、上門理發、居家保潔、代買代購等六項免費服務,今年來共為老人提供各類服務300余人次,讓老年群體在家門口安享幸福晚年。針對租戶多、流動人口管理難度大的問題,推動服務窗口前移,構建“線下網格走+線上指尖辦”雙軌機制,線下組織網格員深入小區走訪排查,詳細登記流動人口身份信息、居住地址、工作單位等基本情況,切實做到“人來登記、人走注銷”的有效銜接;線上依托居委電話、微信提供居住證信息核實、就業咨詢、醫保政策解讀等服務,全年及時解決流動人口生活就業、子女入學等難題10余件。
用好“微宣傳”,變“被動管”為“主動護”。瞄準小區樓道內雜物堆積、衛生死角垃圾存積、非法廣告亂貼等常見問題,組織開展集中整治行動,累計清理樓道雜物60處、清運垃圾5車、清除非法廣告103處,依托社區宣傳欄、微信群等載體,定期發布文明創建信息,引導居民自覺維護公共環境。結合當前電信詐騙高發態勢,聯合派出所、司法所開展反詐宣傳專項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播放真實案例、民警現場答疑等形式向居民普及防詐騙知識,今年以來共開展反詐宣傳活動11場,覆蓋居民2000余人次,轄區詐騙案件發生率顯著下降。
推進“微改造”,變“舊空間”為“新家園”。有效盤活小區閑置空地,通過拆除廢棄雜物間、清理私搭亂建,整合碎片化場地資源,打造“一老一小”專屬活動區,增設適老化休閑座椅21套、多功能健身設施8組,新建兒童滑梯、秋千等游樂設施1處,滿足居民休閑健身與兒童娛樂需求。著力緩解老舊小區車位少、停車難問題,改建非機動車停車棚5處共計280平方米,合理施劃機動車停車位50個,配套建設新能源充電樁24個,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車充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