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合肥高新區紅楓社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和“六尺巷”工作法,創新打造“鏈通紅楓”品牌,通過組織聯動、資源整合、服務創新,探索“紅色引擎驅動、多元主體協同、全民共享成果”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組織建鏈強堡壘,凝聚發展“向心力”。構建“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黨員樓棟長”三級組織體系,形成縱向貫通的治理鏈條。發揮“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物管委+物業企業”四駕馬車作用,搭建“楓鄰議事會”平臺,形成“20分鐘響應、30分鐘答復、4個小時解決、1個工作日確定方案”的小區治理“2341”工作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先后協調解決一樓院子違建拆除、電動車棚升級改造、地下車庫電瓶車通道拓寬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件。成立香楓創意園黨委、亞夏大廈企業社工站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指導站,指導成立黨組織46家、高企申報101家、矛盾糾紛35件,一體推進“兩個覆蓋、為企服務、園區治理”。以黨建共建為紐帶,吸納13家駐區單位、52家非公企業等建立“區域黨建聯合共同體”,推動成員單位的職能優勢、產業優勢、人力優勢集聚在基層,聯合市運管處成立“司機之家”、區仲裁委建立“職工法律一站式服務站”,累計服務新就業群體、企業職工85人次,形成“資源聯享、問題聯解”的共建格局。
資源聚鏈成合力,繪就共治“同心圓”。充分發揮小區退休老黨員老教師、企業能人達人優勢,整合“兩代表一委員”、律師事務所、舞蹈培訓機構等優質資源,引入29名社區規劃師設立“楓鄰達人館”,創新志愿者積分管理制度,建立“達人+志愿+積分”閉環機制,開設書法班、舞蹈班、小古文班等特色班級12個,愛心義剪、手工制作等活動15場次,調解各類糾紛5起,初步形成“達人帶頭、居民參與、社區賦能”的良性循環。依托“楓鄰益家”慈善品牌,有效串聯轄區100余家企事業單位資源,招募政協委員、國企退休干部、青年企業家等12名慈善勸募員,認領樓道自治、兒童關愛、慰問幫扶等慈善項目11個,募集慈善基金1.05萬元、物資88份,惠及居民151人次,構建起“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區治理共同體。
服務固鏈增效能,答好民生“幸福卷”。充分運用“智慧高新”平臺,發揮“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的作用,建立“線上收集-限時辦理-閉環評價”的快速響應機制,高效解決違規施工、公共設施破損等民生問題32件,實現“民所呼、我所應、大家為”的服務承諾。聚焦“一老一小”,打造“1+3+N”的立體服務網,即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主中樞,3個黨群驛站為延伸觸角,N個企業黨群共建聯系點為神經末梢,形成“15分鐘近享圈”,開展老年生日會、老年大學、暑期五育課堂等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60余場;發起“窗簾之約-朝夕守護”計劃,為80歲以上長者安裝“一鍵呼叫”裝置,掛一塊暖心門牌、結一對幫扶老人,急時一鍵到、平時常陪聊;同步定制“新生兒福袋”,給每一位寶寶送上社區的第一聲祝福。以窗簾為信、以福袋為媒,讓“老有所安、幼有所育、朝夕皆幸福”在家門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