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瑤海區三里街街道來安路街區黨組織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緊扣街區黨組織建設“五項要求”,深耕城市精細化管理主業,推動治理資源下沉、服務力量聚合,街區治理效能得到顯著提升。
注重強基固本,筑牢街區治理組織根基。精準劃片建組織。聯合轄區兩個社區黨委對轄區3條主次干道、49家沿街商戶及4條背街小巷開展排查,劃分4個街區治理單元,實現黨組織覆蓋無死角、無遺漏。針對周邊老舊小區多、人口密集的特點,建立“街區支部統籌+街道部門相協調+社區黨委打配合”的三級組織鏈條,讓支部工作一貫到底。多元聚合強隊伍。按照“專兼結合、優勢互補”原則,配齊配強工作力量:由街道班子成員擔任黨支部書記,吸納城管、綜合執法隊、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社區等6名黨員為專兼職委員,選拔駐地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非公黨建指導員、沿街商戶等黨員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形成“條塊聯動、全員參與”的治理格局。嚴抓作風轉形象。深化“改進作風、訪企入村”專題行動成果,制定“行走街區”清單,明確每周3次常態化走訪機制。近三個月來,黨支部書記帶頭走訪商戶49戶、居民小區8個,現場解決問題26件。
注重精細治理,破解街區頑疾痛點難點。攻堅環境整治提品質。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占道經營、環境衛生差等問題,組建“黨組織+執法隊員+商戶黨員”聯合整治組,重點整治來安路流動攤販聚集問題,累計清理流動攤販40余次,規范出店經營23家,配置分類垃圾桶15個,街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落實黨支部書記認領項目。主動認領“街區秩序精細化治理提升”這一難點項目。通過現場辦公、協調資源、跟蹤督辦,牽頭解決了片區衛生死角清理、部分商戶“門前三包”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幾個具體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推動了項目進展,更帶動了支部黨員和居民群眾共同參與治理的積極性。深化議事協商聚合力。搭建“街區議事會”協商平臺,每月定期組織黨員代表、商戶業主、職能部門開展議事協商。針對街區停車難問題,通過議事會達成共識,協調長江東路周邊商戶盤活閑置空間,開展錯時停車;推動簽訂“門前三包”承諾書49份,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注重健全機制,提升治理落地實效。常態排查摸實情。網格員每日巡查、支部每周研判、街道每月調度排查機制,重點關注違章搭建、“九小場所”安全等苗頭性問題,近三個月累計排查安全隱患38處。分類處置解難題。實行問題分類處置解決機制。對垃圾清運不及時等可立即解決的問題,要求責任人員12小時內辦結;對設施維修等需多部門協調的問題,3個工作日內協調處置,對管網改造等復雜問題,提交街道黨工委專題研究,明確時限推進解決。近期成功解決來安新村管網老化、龍湖車橋新界商圈消防通道堵塞等疑難問題12件。(葛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