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窗簾之約”為載體,大力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通過建強組織筑根基、整合資源織密網、創新理念樹新風方式,系統推進“‘長’回家”親情關懷行動,著力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濃厚社會氛圍,取得扎實成效。
建強組織筑根基,精準摸排清底數。迅速部署,精準摸排建臺賬。先后召開專題部署會議2次,推進會1次,通過網格化管理和精細化排查,累計建立重點人群臺賬341人,納入窗簾之約服務對象54名。建強隊伍,細化檔案明需求。構建起由社區黨組織“兩委”班子帶頭,77名網格員、283名紅色小管家、320名黨員志愿者共同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網絡。志愿服務隊通過常態化上門走訪,精準掌握每位老人的生活狀況和實際需求,建立包含家庭住址、親屬聯系方式、健康狀況、服務需求清單等內容的“親情檔案”168個,為實現精準化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聯動親情,核心行動促回歸。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橋梁紐帶作用,主動與老人親屬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通過上門走訪、電話溝通、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深入宣講“‘長’回家”親情關懷行動的重要意義。截至目前,已成功組織“‘長’回家”親情關懷活動48次,累計參與子女達260余人次,有效喚醒了子女的親情自覺,推動了親情的回歸與升華。
整合資源織密網,提升效能廣覆蓋。建強志愿隊伍。各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依托18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58個小區黨群服務站及4個養老服務站等陣地,積極動員黨員志愿者、低齡健康老人、熱心鄰居、醫護工作者等360余人,組建18支各具特色的“鄰里守望”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隊按照“就近就便、精準對接”原則,開展日常探訪、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形成了“鄰里一家親”的溫馨氛圍。深化物業協作。創新推動建立“紅色物業”協作機制,將養老服務深度融入物業管理日常工作中。物業人員兼任“安全管家”,提供空調清洗、代購、代拿快遞等5類常態化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各類便民為民服務42場次,覆蓋“四類群體”92人次,切實將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群眾身邊。激活家庭能量。通過發放《孝親敬老倡議書》、制作發放“黨群聯心卡”,組織開展“孝親模范”評選表彰等形式,積極引導子女履行贍養關懷責任。
創新理念樹新風,浸潤社區濃氛圍。喚醒親情自覺。精心設計并常態化開展“幸福時光”共享團圓飯、“溫暖瞬間”全家福拍攝等富有儀式感的親情互動活動,讓“陪伴是最好的孝心”理念深入人心。培育互助文化。大力推廣“就近結對”互助模式,由同社區居住親屬、附近鄰居作為直接聯系人,隨時為老人提供“一對一”的貼心服務。樹立可復樣板。積極拓展為老服務外延,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創新推出“鈴”聽辰光一鍵呼叫服務、“杏鄰”健康坐診、“平安日歷”、“平安印”等19項特色為老服務項目,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特色做法和成功經驗。截至目前,全區18個社區累計開展各類主題親情活動102場,直接參與和間接受益的老年群體超過3000人次,逐步構建起“一社區一特色、月月有溫情”的為老服務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