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廬江縣同大鎮黨委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優化社會組織孵化機制,通過建強體系、完善服務、整合資源,為基層治理注入強勁紅色活力。
建強體系,筑牢社會組織孵化“戰斗堡壘”。鎮黨委堅持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貫穿社會組織孵化全鏈條,為社會組織成長搭建堅實“戰斗堡壘”。同大鎮慈善志愿服務聯合會負責鎮社工站運營,于2023年3月成立黨支部,統籌政策、項目與陣地資源,聚焦圍繞服務群眾、助力治理發展,成功孵化社區社會組織15個。選拔政治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黨員任常務副站長,負責社會組織項目設計、志愿者管理與服務督導,突出黨員“領頭雁”作用,以黨員的專業性和號召力,為初創組織提供政策解讀、能力培訓,助力其規范運營。整合建成“多站合一”鎮級社工站和280平方米“四善一體”慈善服務綜合體,打造社會組織孵化的“紅色陣地”。內設黨員服務崗、資源對接區等功能區和“紅色資源對接窗口”,實時匹配項目資金、志愿者隊伍等需求。
完善服務,打造社會組織成長“紅色試驗田”。以“一老一小一困”需求為導向,黨組織牽頭定向孵化特色社會組織,實現“黨建強服務、服務育組織”雙向賦能。針對農村老人養老難題,鎮黨委牽頭組建“鄰里守望助老服務隊”“讓愛從頭開始義剪隊”等隊伍,黨員擔任隊長,組織志愿者定期開展義剪、義診、縫補等便民服務。同時,黨支部協調轄區衛生院推動服務與“窗簾之約”銜接,兩年開展活動82場,服務近2000位老人,成為助老養老“紅色生力軍”。針對留守兒童“看護難、教育難”問題,構建“黨群服務中心+鎮村社工站+高校志愿者”聯動模式。對接7所高校建立“校地合作實踐基地”,引導志愿者打造“七彩”課程體系。累計開設學堂10余個、活動600余場,惠及500余名兒童,形成區域知名服務品牌。針對困難群體“救助難”問題,引導成立“社會救助服務社”,探索“政策內救助+政策外幫扶”紅色服務模式。黨員社工帶頭入戶,依托醫保數據、返貧預警鎖定對象,協助辦理慢性病卡、臨時救助等,鏈接資源提供健康監測、環境改造服務,并發放便民通訊錄7000余份。
整合資源,拓寬社會組織發展“紅色朋友圈”。以黨組織為紐帶,深化“五社聯動”,構建社會組織發展“多元共治”紅色生態。牽頭建立“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為支撐、社區志愿者為輔助、社區慈善資源為補充”的“五社聯動”機制。定期召開黨組織書記主持的聯席會議,協調提供服務場地、指導專業服務、統籌資金,形成“黨建搭臺、社會組織唱戲、各方參與”的良好格局。主動對接政企基金會,構建“紅色籌資網絡”,募集村級救助基金51.2萬元。組建“同大鎮助老愛幼公益慈善商戶聯盟”,為企業定制紅色公益方案,實現“企業樹形象、群眾得實惠、組織獲支持”的三方共贏。黨組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以黨建帶團建方式,推動益海嘉里(合肥)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黨支部組建“益海嘉里金龍魚志愿服務隊”,形成“多方引才、多元育才”的紅色人才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