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聚焦強化基層黨員教育,扎實推進鄉鎮黨校建設,著力打造黨員教育的“紅色熔爐”,確保基層黨員教育培訓陣地強、師資優、形式活,激發黨員教育新動能。
筑牢陣地,打造黨員教育“硬堡壘”。整合資源,夯實基礎陣地。印發《肥東縣關于縣鄉黨校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試行)》《肥東縣委黨校基本培訓方案》,充分整合鄉鎮現有資源,按照“因地制宜、規范節儉、功能整合、一校多用”的原則,在全縣范圍內設立20個鄉鎮(園區)黨校。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陣地。深挖各鄉鎮(園區)歷史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的資源,打造以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為主要教學內容的現場教學點52個、現場教學基地8處。規范管理,健全運行機制。明確各鄉鎮黨委書記為鄉鎮黨校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履行好黨校“辦管建”主體責任,形成鄉鎮黨委書記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管、工作人員專職干“三管齊下”、協調推進的工作格局。圍繞責任落實、學員管理、考核評價、檔案管理等內容,建立健全鄉鎮黨校管理制度,進一步保障鄉鎮黨校高效運行。
廣納賢才,匯聚黨員教育“智囊團”。挖掘本土,培育“鄉土教壇”。面向優秀“三農”工作者、農創客、返鄉創業農民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全縣范圍內遴選政治素質高、語言表達好的黨員340名,打造一支基層“草根”先鋒講師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身邊的事例,為黨員群眾傳授實用知識和技能,讓黨課更接地氣、更具吸引力。外引專家,注入“新鮮血液”。共享縣級黨校師資,選派20名優秀教師到全縣20個鄉鎮(園區)黨校兼任教學副校長,負責指導鄉鎮(園區)制定培訓計劃、教師資源培訓、開展課題調研等。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等聯系溝通,定期邀請專家學者、領導干部等到鄉鎮黨校授課,為黨校教學注入“新鮮血液”。今年以來,共舉辦專題講座、學術報告等活動120余場。強化培訓,提升教學水平。注重對黨校教師的培訓培養,組織業務培訓、教學觀摩、集體備課等活動,定期舉辦鄉鎮黨校“擂臺比武”,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
豐富內容,提高黨員教育“含金量”。理論課堂筑根基。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鄉鎮黨校教育培訓的首課、主課、必修課,貫穿鄉鎮黨校教育培訓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專業課堂提能力。充分結合群眾需求,邀請經驗豐富的電商專家24名,深入鄉鎮黨校圍繞農村電商實踐、直播帶貨案例分析與實操等方面,采用“理論講學+現場實操”方式,舉辦農產品電商特色培訓班7場,培訓黨員群眾658人次,把黨員教育資源轉化為推動農業產業發展新動能。實踐課堂拓視野。充分用好縣內52處現場教學點、8處現場教學基地等載體,整合打造黨性廉政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綠色生態6條精品教育路線,形成多點聯動、內容豐富的教學矩陣,今年以來,3.1萬余名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參觀學習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