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肥東縣著眼破解流動黨員動向難掌握、教育難開展、服務難提升等問題,通過延伸“組織鏈條”、完善“教育鏈條”、夯實“保障鏈條”,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序、流而有學、流而有為,著力構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新格局。
延伸“組織鏈條”,織密“立體摸排網”,確保黨員“流而有序”。制定《肥東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制度辦法》,把流動黨員管理情況納入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及黨建工作年度考核,明確3類19項職責任務,各鄉鎮(園區)每季度召開1次專題會議,研究分析流動黨員管理開展情況。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專項行動,將全縣2360余名流動黨員進行分類管理,精準繪制流動黨員分布圖,做到基本情況、流動時間、聯系方式、流動去向、從事行業等五個清楚。通過“線上掃碼+線下登記”逐一建檔立卡,實時更新信息,形成一村一表、一鎮一冊的動態管理格局。建立流入地與流出地雙向溝通機制,定期反饋兩地往返的流動黨員信息,真實了解流動黨員參加“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等黨的組織生活情況,監督管理流動黨員。截至目前,肥東縣先后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立流動黨委1個、黨支部26個,實現流動黨員全覆蓋。
完善“教育鏈條”,打造“多元教育矩陣”,確保黨員“流而有學”。搭建“遠程課堂”學習平臺,依托肥東先鋒信息矩陣、學習強國等網絡平臺打造“指尖課堂”,結合流動黨員職業特點,推送黨務知識、政策法規、實用技能等政策理論及業務知識技能信息。今年以來,定期推送學習資料、時政新聞、行業動態77期。建立黨支部委員結對幫助多名流動黨員的“1+N”結對幫帶機制,結合流動黨員的類型和特點,及時提供政策咨詢和技能指導等服務,持續提高流動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依托鄉鎮(園區)黨校、社區遠教站點利用流動黨員國慶、中秋等傳統假日返鄉契機舉辦流動黨員專題培訓班,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首課,把黨內法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學習作為必修課,把技能培訓作為特色課程為流動黨員“蓄能充電”。今年以來,舉辦流動黨員培訓班23期,培訓流動黨員1750余人次。
夯實“保障鏈條”,搭建“作用發揮平臺”,確保黨員“流而有為”。鼓勵流動黨員主動向當地黨組織報到、納入管理,引導流動黨員在外主動“亮身份”,在當地參加志愿服務、文明勸導、社區治理等公益服務活動,推動流動黨員從“流入”到“融入”,展現黨員的責任和擔當。建立流動黨員關懷幫扶機制,明確支部委員每半年對流動黨員家庭開展走訪不少于3次,及時了解其家庭成員工作、學習、生活情況,主動予以關心和照顧,協調解決留守子女就學、看病就醫等實際困難,解除流動黨員后顧之憂。常態化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鼓勵引導流動黨員帶資金、帶技術、帶項目返回家鄉、發展家鄉、回報社會,幫助他們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等工作中激發新活力、展現新作為。今年以來,全縣在外流動黨員為家鄉引進企業76家、各類人才219名,回引培養村干部2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