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巢湖市散兵鎮緊扣新時代黨員教育工作要求,圍繞內容供給、陣地建設、學用轉化三維發力,構建起系統化、實戰化的黨員教育體系,有效激發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注入強勁的“紅色動能”。
精耕內容供給,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打造“1+N”分類施教模式,遴選優秀黨員、皖美村支書、“五老”代表等10人組成核心師資隊,通過“板凳會”“庭院會”等接地氣形式,為農村黨員解讀政策、為“銀齡”黨員講述黨史、為青年黨員講發展,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定制化理論教育36場次,覆蓋黨員1080人次,實現理論教育精準滴灌。依托“散兵黨員學習群”,整合“學習強國”“安徽先鋒”等平臺資源,每日推送“微黨課”、時政要聞及警示教育案例,針對流動黨員開設“云端課堂”,每月定期開展線上送學,累計發布學習內容129條,助力黨員教育“不斷線”。以“互動式、沉浸式”交流為抓手,每季度舉辦“青年思享薈”,圍繞“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基層治理創新”等重點議題開展互動研討,加強思想碰撞,今年已舉辦4期,參與黨員112人次,推動“十五之約”“合和議事廳”等一批創新做法落地生效。
創新陣地矩陣,推動教育場景“全域延伸”。將首批省級特色旅游名村大嶺村作為核心實訓基地,對照“村容整潔、黨建有力、治理有效”等標準,升級改造電教遠教站點、黨員活動室等設施,建設遠教文化廣場2個,成功打造合肥市學用示范基地1個,實現教學資源集約共享。整合紅色資源與產業資源,打造“紅色教育”“產業實踐”“基層治理”3條精品研學路線,配套開發《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村企共建促振興》等特色本土課程,攝制《咱們村的小年輕》等電教片4部,形成“視聽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編印《散兵鎮紅色故事集》,組織黨員重走“巢南大刀會”革命紅色路線,在項山村史館、黨建紅色長廊等陣地開展“沉浸式”教學,今年累計開展現場紅色教育9次,覆蓋黨員400余名,在追溯紅色記憶中強化黨性修養。
深化學用結合,讓先鋒力量“見行見效”。組建“青年黨員攻堅隊”“農技幫扶隊”,推動黨員投身產業發展與環境整治,今年以來,助力解決農田灌溉、道路修繕等民生“小事”24件,推深做實“問題幫辦、助企發展”行動,非公黨建指導員每月走訪企業,今年已幫助解決問題10項。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后洞村、大嶺村黨群服務中心協同中國好人鄭愛軍、巢湖好人邵玉柱等鄉賢能手,開展“十五之約”等志愿服務,為山區老人提供送上門的黨員服務,今年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72場次,服務群眾538人。實施青年黨員“積分制”管理,從理論學習、志愿服務、崗位貢獻等5方面量化考核,目前,已提拔3名青年黨員擔任鎮中層干部,1名擔任村黨委書記,28名優秀青年納入村“兩委”后備隊伍,切實將黨員教育“軟實力”轉化為基層發展“硬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