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合肥團市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共青團改革要求,緊緊圍繞“四個始終成為”的殷切希望,將培養掛職干部作為打造“政治學校”實踐教育基地、鍛造“先鋒力量”、鞏固“橋梁紐帶”、建設“先進組織”的重要抓手,系統構建“選育管用”全鏈條工作機制,有效激發掛職干部活力,為全市共青團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嚴把入口關,構建多元化選拔機制。合肥團市委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的根本任務,將掛職干部選拔作為強化青年政治訓練的重要途徑。在選拔標準上,突出政治素質和專業能力雙重把關,更加注重從國有企業、高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領域的優秀青年骨干中廣泛物色人選。選拔過程嚴格遵循《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共青團合肥市委改革方案》要求,采用組織推薦與綜合比選相結合的方式,經過資格審查、面試、實地考察等程序,確保人選與崗位高度匹配。2022年以來,累計從企事業單位、教育系統等多個領域公開選配35名掛職干部,為團的工作注來源頭活水。
創新培養模式,強化實踐鍛煉與能力提升。合肥團市委著力將機關打造為掛職干部錘煉真本領的“政治學校”和施展才華的“先鋒舞臺”。掛職干部到崗后,全面推行“壓擔子+傳幫帶”培養模式,有意識地安排他們參與青少年思想引領、基層團組織建設、志愿服務創新、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等核心任務,鼓勵在重大項目和攻堅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同時,建立常態化業務培訓制度,由機關業務骨干進行專項輔導,并定期組織新老掛職干部交流座談會,促進經驗共享與思維碰撞。通過強化實踐鍛煉,引導掛職干部在深入基層、服務青年的一線中增長才干,不斷提升作為先鋒力量的擔當意識和實戰能力。
深化共建共享,拓展掛職綜合效益。合肥團市委積極引導掛職干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深度融合各方資源以服務青年大局。掛職干部充分利用其原單位優勢和專業特長,積極牽線搭橋,推動團市委與高校、企業、社區等建立緊密合作關系,通過黨建帶團建、項目化運作等方式,有效整合政策、智力和物質資源,共同服務于青年成長成才。他們積極參與“青馬工程”、鄉村振興、創新創業等品牌項目的策劃與實施,相關工作累計覆蓋青年近4萬人次,顯著提升了團組織的服務效能和社會影響力,切實將掛職鍛煉成果轉化為服務青年的實際成效。
健全管理服務機制,保障作用發揮。合肥團市委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強化自身建設,努力打造管理規范的“先進組織”。對掛職干部實行團市委與派出單位“雙重管理、以團市委為主”的制度,明確要求全脫產坐班,并嚴格執行考勤、定期匯報、期滿考核等管理措施。同時,注重嚴管與厚愛相結合,主動協調解決掛職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營造安心干事、溫暖溫馨的工作環境。掛職期滿后,團市委出具詳實的鑒定意見,并向派出單位反饋表現情況,提出培養使用建議。近年來,回訪派出單位62人次,多位掛職干部不僅將團市委規范化工作流程和典型經驗帶回原單位,也通過跨領域實踐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提升了綜合能力,先后有12名掛職干部因表現優異獲得原單位提拔或重用,實現了掛職鍛煉與干部成長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