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合肥經開區應急和城市管理局機關黨支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以建設“四強”黨支部為目標,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推動執法隊伍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在組織建設、服務群眾、作用發揮等方面實現持續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強基礎,筑牢組織建設堅強堡壘。深化理論武裝,筑牢思想根基。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構建“黨組領學、機關黨委督學、支部深學、黨員自學、培訓促學”五級聯動機制,通過原文精讀、專題書籍、研討交流、主題宣講等形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創新開展“觀摩交流促提升 凝心聚力謀發展”等主題黨日活動,依托合肥城市建設館等實景課堂,推動學用結合、知行合一。強化忠誠教育,夯實廉政基礎。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方式,組織黨員干部赴高新法院旁聽庭審、赴蜀山監獄開展警示教育,實現廉政教育全覆蓋;赴黨性教育館開展現場教學,筑牢黨性根基;邀請省委黨校專家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作專題輔導,增強政治自覺。激活黨員動能,提升履職效能。健全“黨組書記抓總、班子成員包片、黨支部落實、黨員行動”責任閉環。圍繞安全生產、防汛救災、城市精細化管理等重點任務,編制《全區安全生產工作要點明細》《防汛應急手冊》,建立“快速響應、精準研判、務實處置”應急機制。制定《城市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構建“1+5+N”精細化管理體系。在職黨員主動亮身份、進社區、參與治理,指導南艷湖居委會獲全區“黨建+防災減災”知識競賽二等獎。
轉作風,推動服務基層精準暖心。創新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圍繞“極優服務、極簡審批、極大保障”目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局黨組班子成員帶隊組建“7×24小時”黨員志愿服務隊,夜間深入項目現場指導渣土運輸,變“行政執法”為“主動服務”,保障重大項目順利推進。推行“黨建+721”工作法(七分服務、二分管理、一分執法),探索“容缺辦”“預約辦”“上門辦”機制,實施“一表辦理”“告知承諾”“限時辦理”“不見面辦理”等舉措,持續優化流程、提升效能。破解難題,提升治理效能。創新共享單車“包聯”管理模式,由支部負責人牽頭認領項目,建立全區統一的共享單車電子地圖,對1100余處停車點位編號管理,依托大數據動態優化布局,既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又提升管理效率,有效改善停放亂象,市民投訴顯著下降。該模式獲評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案例。聚焦關切,回應群眾期盼。針對流動攤點治理、大貨車停車難等問題,依托六個黨員責任區,推進設置20處流動攤點臨時疏導區、800余個攤位,引導流攤規范經營;推動中小學地下停車場“錯時共享”,首批三所學校完成改造,提供440余個車位;合理利用閑置空地,推動轎頂路、云谷路等臨時停車場建設,有效緩解大貨車停車難、停車亂問題。
樹形象,強化作用發揮示范引領。推動黨建業務融合,破解民生難題。落實機關黨委《機關黨建賦能非公黨建、基層治理為社區協調解決問題清單》,通過支部認領、黨員責任區落實,有效解決群眾如廁難等十余項問題。實施“兩湖”風景區“拆圍透綠”工程,拆除翡翠湖、南艷湖約11.6公里圍墻,同步推進綠化提升與夜景亮化,實現“園在城中”向“城在園中”轉變,促進城市與自然融合。靶向發力施策,治理城市頑疾。針對安醫二附院周邊非機動車停車亂象,經多次調研實施翡翠路(金爐路-芙蓉路)段綠化修復優化項目,通過科學規劃機非分隔帶、硬化路面、種植景觀等措施,目前已建成滿足了約460輛非機動車停放需求。發揮書記領辦效應,攻堅關鍵領域。在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城市管理等重要工作中,機關黨支部書記牽頭領辦重大事項,靠前指揮、一線督辦,推動任務高效落實。安全生產方面,統籌工貿、消防等11項專項行動,建立隱患報告獎勵機制,推動734家企業開展自查自報;防汛救災中,落實三級包保責任,高效指揮Ⅳ級應急響應,確保指令暢通、處置及時;城市管理方面,牽頭擬定區級三年行動方案,推動“五大行動”落地見效,有效破解治理難題。2024年,應急和城市管理局在“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中成效顯著,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報表揚為“表現突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