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沖村從2014年的省級貧困村,逐步蛻變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文明村”,關鍵在于廬江縣萬山鎮充分發揮選派干部的橋梁、紐帶與引擎作用,在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等方面持續精準發力,探索出一條以黨建引領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在“黨建共建”上凝聚合力。對內強化班子建設,選派干部與村“兩委”共同梳理黨務、村務職責,結合成員專業優勢明確分工,構建“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的協同機制。注重能力提升,組織黨員干部“走出去學”,先后赴浙江學習鄉村旅游經驗、到嘉興嘉善借鑒長三角振興思路,累計開展外出考察12次,推動干部視野從村內事務拓展至產業發展。以活動凝心聚力,策劃“七一”黨員表彰、“學六尺精神”主題黨日、觀看《哪吒2》激發干勁等活動,將老黨員初心故事和敢拼敢干精神融入組織生活,凝聚“干事創業”共識,帶動186名黨員在民宿建設、森林防火、志愿服務中沖鋒在前,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彰顯。對外鏈接資源,依托派出單位優勢搭建“黨建共建”平臺。一方面“請進來教”,邀請市資規局主要負責人講授政策解讀與規劃發展專題黨課,聯合省測繪局、合肥市銅陵商會等10余家單位開展“聯合主題黨日”,通過經驗交流提升支部規范化水平;另一方面“實打實合作”,推動村黨組織與共建單位簽署《黨建共建協議》,打造“黨建+鄉村振興”“黨建+文化惠民”品牌,借助縣文旅局資源開展文化人才培訓,依托商會搭建招商橋梁,累計引進企業資源24家,實現“黨建搭臺、發展共贏”。
在“產業賦能”上破瓶頸。面對長沖村文旅發展“土地要素緊缺”的核心難題,選派干部積極對接選派單位合肥市自規局,先后爭取103畝集體建設用地指標與72畝農轉用指標,保障季高樂園、野坡咖啡、文創綜合體等重點項目落地,以及親子谷配套設施建設與特色業態拓展。主動推動將村內300畝集體建設用地調整至城鎮開發邊界內,既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又享受城鎮規劃配套政策紅利,為未來引入大規模項目、發展多元產業預留空間,筑牢土地要素“儲備庫”。
在“民生兜底”上顯溫度。選派干部始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整合多方資源開展精準幫扶。搭建助農銷售平臺,通過消費幫扶、愛心助農累計銷售農特產品40余萬元;協調派出單位及愛心企業為150余戶困難家庭送去物資與慰問款;為脫貧戶、五保戶發放米油冬衣,為留守兒童配備學習用品;聯系企業為7名孤兒申請每月長期救助直至成年;推動設立“教育基金”,為36名準大學生發放助學金,切實減輕求學負擔。積極對接資源,促成安徽百欣商貿有限公司注資修建“村企連心橋”,解決馬店村民組“出行難”問題;針對廬沖村民組電信信號弱,整合資金修建電信塔,惠及100余戶;幫助茶農呂友福解決廣告牌設立難題,拓寬茶葉銷售渠道,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在“規劃引領”上謀長遠。積極發揮原單位職能優勢,牽頭編制《村莊規劃》《旅游發展規劃》,明確“以文旅產業為核心、民宿經濟為抓手”的發展路徑;邀請規劃院專家免費為村民設計家庭民宿方案,解決“不會建、建不好”難題;建立“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全程對接規劃審批與水電配套,僅用3天解決重點項目臨時用水用電問題,推動“藍圖”加快落地為“實景”。(張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