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廬陽區三十崗鄉錨定鄉村振興總目標,以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為核心抓手,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深度融入產業發展,通過強基固本、精準施策、蓄能賦能,構建組織有力、產業興旺、人才集聚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以組織制度為綱,夯實合作社發展根基。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合作社運營全過程,構建“鄉黨委統籌部署、村黨組織具體落實、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三級組織體系。成立專項工作專班,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判土地整合、資金籌措、項目推進等關鍵問題,量身定制《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管理章程(草案)》等制度,為合作社發展劃定“硬標準”;各村黨組織全面推行“黨支部書記兼任合作社理事長”模式,選拔政治過硬、懂經營善管理的黨員骨干進入理事會、監事會,通過“黨員聯戶走訪”“黨員責任田”等舉措,帶動戶農戶以土地、資金、勞務等形式入股,形成“支部有號召、黨員有行動、群眾齊參與”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帶動40多名村民務工。
以特色產業為核,激活合作社增收動能。立足 “近郊生態、文化底蘊、科研毗鄰”三大資源稟賦,引導各村合作社走“一村一品、錯位發展”之路。崔崗村依托藝術文化資源,盤活棟閑置農房,引入藝術家工作室、文創商鋪家,打造“藝術賦能鄉村”特色業態,年均接待游客萬人次,文創產品銷售額突破萬元;汪堰村在穩固西瓜、水稻、小麥、盆菜等傳統農產品發展的基礎上,積極引進芽菜、藍莓、油菜等高產高附加值農產品。此外,探索延長產業鏈,開發菜籽油、藍莓醬等深加工產品,持續增加群眾就業崗位與村集體收入。同時,搭建“線上直播 + 線下直銷”銷售網絡,村黨組織書記帶頭走進直播間帶貨,助力合作社打通銷路、拓寬市場,實現“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無縫銜接。
以人才創新為翼,注入合作社發展活力。堅持將人才培育作為合作社提質增效“核心引擎”,通過“引才、育才、用才” 三措并舉,為合作社匯聚“智力活水”。選拔“90后”村書記等合作社管理人員赴浙江安吉、上海青浦等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具體經濟發展經驗。同時,通過公開招考吸納致富能手、返鄉大學生等加入后備干部隊伍,引導其深度參與合作社重點工作,助力農房流轉、特色種植等項目推進。此外,打造新媒體賬號宣傳合作社特色,帶動農產品銷售與鄉村旅游,以人才支撐推動合作社持續發展,讓人才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谷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