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銘傳鄉不斷從“引育留”三方面下功夫,做足“精細活”,通過精準“選種育苗”、搭建“用武平臺”、優化“服務生態”,深耕銘傳鄉人才“沃土良田”,為銘傳鄉農文旅融合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精準“選種育苗”,激活人才內生活力。該鄉緊密結合銘傳鄉特色產業和發展需求,打造“銘星薈”人才工作品牌。圍繞農業種植、文化旅游、民宿開發管理等,制定涵蓋專業技能、創業意愿、服務家鄉熱情等多維度的人才入庫標準,建立“本土人才庫”與“在外人才庫”雙庫聯動機制。目前已在冊本土人才109人、在外人才71人。同步完善黨委聯系服務人才機制,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制度,定期向入庫人才推送家鄉發展動態、產業政策及就業創業機會,形成“常態化聯系+精準化服務”的引才新模式。2025年以來已為人才協調解決金融貸款、場地審批等問題5項。
搭建“用武平臺”,釋放人才創造活力。該鄉不斷探索人才服務從“硬支撐”向“軟環境”升級。通過組建重返鄉村服務社、聯動紫蓬山民宿學院等平臺,構建“課堂講授+實地操練+跟蹤指導”的閉環培育機制,定期邀請農業專家、電商講師和文旅策劃人開展專題培訓,組織學員深入產業基地、直播間和精品民宿進行“田間課堂”式實操教學。 截至目前,已分類培育“田秀才”“農創客”等實用人才100余人。其中,蠶桑科研人才13人,民宿管理人才11人,電商直播人才9人。其中,皖美村書記·銘傳鄉電商平臺助力農產品線上銷售額突破50萬元,有效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截至目前,全鄉18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均已超過100萬元,其中500萬元以上經濟強村2個。
優化“服務生態”,凝聚人才發展合力。該鄉以“銘星薈”人才品牌建設為引領,通過人才活動、產業平臺、服務機制的多維互動,推動人才工作從“引得來”向“留得下、用得好”不斷深化。目前,已推動“劉銘傳家宴”“大潛山越野公園”等6個本土項目落地,引進文化旅游策劃、民宿運營管理、鄉土項目設計等專業人才20余名。建立跟蹤服務檔案,提供從項目落地、政策兌遇到生活安居的“全周期”服務。同時,銘傳鄉不斷探索人才服務從“硬支撐”向“軟環境”升級。2025年以來,銘傳鄉已開展各類人才活動8場,涵蓋民宿體驗日、銘傳家宴廚藝競賽、人才家庭跑山日等多元主題,累計參與人才達300余人。(章純)